湖北日usb報訊 記者黃俊華
  2月2日,正月初三,人們還沉浸在合家團聚過大年的節日氛圍里,一大早,省委書記李鴻忠,省委常委、省委秘Ice-O-Matic製冰機書長傅德輝,輕車簡從,直奔大別山南麓、鄂豫兩省邊際的紅安縣七里坪鎮。
  紅安是李鴻忠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關鍵字行銷動聯繫點。七里坪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曾誕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部隊。過節了,老區群眾生活過得怎樣?還有哪些期盼?李鴻忠特地來到這裡看望鄉親們,給他們拜年。
  隨竹北房屋機停車探民情
  上午10點多,日出霧散,七里坪鎮許葛樓村閔家灣,溫暖和煦的陽光灑滿山村。李鴻忠澎湖民宿乘坐的汽車隨機停在一處老舊的建築旁。
  “閔氏宗祠”——高高的門樓上,幾個大字煞是醒目。走到跟前,門口“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等一行小字,記錄著這裡光輝的歷史。
  “您看,‘擴大游擊’幾個字,是徐向前元帥題寫的。”附近一位村民疾步跑來,指著牆上一行發黃的大字介紹。
  “紅二十五軍為我們黨、為新中國政權的建立作出過重要貢獻,要把這裡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好!”李鴻忠對聞訊趕來的當地幹部說。
  聽說當地正組織對舊址進行恢復重建,李鴻忠叮囑:一定要倍加珍惜這一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把舊址建設成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傳承老區精神,推動老區發展,造福老區人民。
  不遠處,村民閔福喜一家正在門口曬太陽,其樂融融。李鴻忠沿著鄉間土路,走上前給他們拜年。
  “過年都吃些什麼?團年飯做了幾個菜?”李鴻忠關切詢問。聽說他們過年吃穿不愁,牛肉、羊肉等年貨充足,李鴻忠倍感欣慰。他說,老區人民過去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現在,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
  進村入戶問民生
  農村危舊房較多,改造任務較重,是紅安革命老區的一大突出難題。2012年7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我省視察時曾親臨紅安調研,並安排中央財政資金給予專項支持。
  一年多過去了,老區危舊房改造進展如何?李鴻忠十分關心。
  汽車沿著蜿蜒曲折的鄉間公路行駛,兩排整齊劃一的白色樓房躍入眼帘。許葛樓村村支書張四清介紹,這裡叫旦家窪垸,是由兩個自然灣遷建合併而成的一處新的居民聚居點,14戶村民建新房都得到了危房改造專項資金的扶持。
  節日的山村比平時熱鬧許多,返鄉或拜年的人們三五成群,圍坐一起,在暖洋洋的太陽底下,嗑瓜子,吃糖果,享受著一年中難得的悠閑時光與天倫之樂。李鴻忠走進村子,挨家挨戶拜新年,嘮家常。
  “房子蓋得不錯,花了多少錢?打工收入怎麼樣?”在一棟上下兩層、共計三間、兩百多平方米的樓房裡,李鴻忠與村民張繼書聊起了他的新家。張繼書說,蓋新房政府補助了7500元,雖然還借了些債,但畢竟完成了這樁頭等大事。
  “以前的老房子是土坯牆,好大的縫,屋裡頭望得到外頭。”今昔對比,74歲的劉先河老人直誇“都是黨和政府的政策好”。
  除了住房條件的極大改善,村子里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水、電、路等配套齊全,居住環境也大為改觀。頭髮花白的石再香老人擰開門前的水龍頭,笑呵呵地告訴李鴻忠:“這是山泉水,村裡把水集中沉澱過濾,再自流到每家每戶,多清、多衛生啊!”
  張招財、王國珠等3名五保戶,在村裡的幫扶和支持下,也住進了寬敞整潔的新家。李鴻忠關切詢問他們的生活,查看過年的腊肉、糖果等物資,叮囑村裡繼續搞好結對幫扶,建立健全困難群眾收入增長機制和平時照看機制,在黨組織加大關愛力度的同時,加強鄰裡之間的互幫互助,照顧好困難群眾的生活。
  房前屋後話發展
  自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的決策部署以來,紅安已成為一片開放開發的熱土。2013年平均每3天有一個新項目落戶,每4天有一個新項目投產。
  從山區公路等硬件基礎設施,到村民們的著裝打扮、言談舉止;從農村住房和居住環境的極大改善,到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老區發展的巨大變化,讓李鴻忠深感“今非昔比、翻天覆地”。
  “進一步改變老區的貧困面貌,根本上還得靠加快發展。”走訪中,李鴻忠與幹部群眾在房前屋後促膝談心,共話發展。
  傳統種養業、林特經濟、打工經濟,是七里坪鎮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眺望遠處連綿起伏的山林,李鴻忠問:“你們一畝林地能收入多少錢?”
  “我們把山上的野板慄嫁接成功後,一畝林地能收3000元左右。”張四清回答。
  “大別山綠色生態資源豐富,山上的潛力無限!”李鴻忠意味深長地說,下一步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向綠色生態要效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打工經濟正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紅安縣的負責同志介紹,一方面打工經濟已占農民收入的50%以上,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回鄉就業,成為助推老區發展的生力軍。
  得知紅安縣通過開展民情大調查,將摸清外出務工人員、創業成功人士底數與園區招工用工工作對接起來,李鴻忠給予充分肯定,稱贊這是做好新形勢下鄉村治理工作、推動老區跨越發展的重要基礎。
  “返鄉創業人員不僅帶回資金、項目和技術,更重要的是能把外面的先進理念、經驗和做法引進來。”李鴻忠叮囑說:“要充分利用春節這一難得契機,大力宣傳發動在外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回鄉就業,把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希望之火燒得更旺。”
  農家餐桌敘衷腸
  午餐時間到了,劉先河老人的兒子劉太平熱情地輓留李鴻忠在家吃頓農家飯。
  “請李書記坐上座!”主人以禮相待。
  “不,不,這是在家裡,誰年長,誰居上座。”李鴻忠把劉先河老人扶到上座,自己坐到他身旁。
  劉太平這幾年在杭州從事建築安裝業務,家境相對寬裕。很快,一桌農家風味濃郁的酒菜上席了。
  李鴻忠站起身,親手為劉先河老人斟上酒,提議大家一起給老人敬酒,祝福他新年快樂,健康長壽!
  大家邊吃邊聊,從家事、國事談到乾群之間的關係,氣氛自然融洽,宛如一家人。
  “群眾最看重的是什麼?”李鴻忠與大家探討:我看還是幹部對群眾的感情。群眾是衣食父母,幹部要孝順貼心,要經常到基層走一走,和群眾打成一片,隨時隨地為群眾搞好服務,讓老百姓感覺到幹部永遠和他們在一起。
  “村幹部離群眾最近,最辛苦,關鍵還得靠你們。”李鴻忠給村支書張四清敬酒,“我們要更多地關心體諒你們,想方設法解決你們的實際困難,營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讓大家十分動情。
  “村子里還有什麼需要我們解決的?”李鴻忠言辭懇切。
  幾杯酒下肚,白眉皓首的劉先河老人滿面紅光,話匣子也打開了。他站起身說:“李書記,我有個小小的要求,請您幫助解決,就是我們村頭有個三岔路口,好多人走到這裡都搞錯,能不能把這段短短的公路拉直修通?”
  “好,我們馬上研究落實,幫您儘快實現這個願望,剛纔我們進村也差點搞錯了。”李鴻忠直截了當回答。他接著說,我們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進一步密切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形成群眾有話願找黨組織講、有困難願找政府幫助解決的氛圍。
  劉先河老人聽完,露出感動滿意的神情。
  午餐結束,李鴻忠和劉先河老人一家合影留念,與旦家窪垸的村民們揮手告別。
  汽車開動了,鄉親們久久不願離去。望著窗外依依不捨的村民,李鴻忠感慨說:幹部的腳步要經常往下走,多踩泥巴路,多進農家門,這樣,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才能印到群眾的心頭!
  (原標題:正月初三到農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79syqu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